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已经成为分析预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的重要工具,它由约翰.泰勒于1993年针对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泰勒法则(Taylor Rule)描述了短期利率如何针对通胀率和产出变化调整的准则。
泰勒法则(TAYLOR RULE)的简介
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的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根据该规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联邦基金名义利率的变动趋势,因此泰勒法则(Taylor Rule)不仅受到学术界和美联储的重视,也为广大投资者所瞩目。
1993年原始版本的泰勒法则(Taylor Rule)公式如下:
R=πt+Rn+ a* (πt-π ) +b * (yt-yn )
其中R为联邦基金利率,Rn为自然利率,πt为当期通胀率,π为通胀目标,πt-π代表通胀缺口,yt为当期生产率,yn为自然生产率,yt-yn代表产出缺口。a和b是系数,均为正数。根据历史数据,泰勒当时估算出美国平均自然利率约等于2%,即Rn=2%,a和b等于0.5。也就是当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都等于0时,联邦基金利率(R)等于自然利率(Rn)加上通胀率(πt)。
泰勒法则(TAYLOR RULE)的意义
标准泰勒(Taylor)规则从形式上看来非常简单,但对后来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泰勒规则启发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如果中央银行采用泰勒规则,货币政策的抉择实际上就具有了一种预承诺机制,从而可以解决货币政策决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在1993年泰勒法则尚未提出之前,投资人都缺乏可靠之依据来判断未来的美国联邦资金利率,而有了泰勒法则之后,投资人都可以计算最适联邦资金利率,当然并非每个投资人所估算的最适利率水准是完全相同的。
1993年开始,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放弃了执行了十多年的以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转而实行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新的货币政策体系,而泰勒法则(Taylor Rule)为这样的货币政策体系转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泰勒法则(TAYLOR RULE)为何失效?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轨迹基本符合泰勒法则(Taylor Rule)。但自2003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长期低于泰勒法则(Taylor Rule)的预测值。
对于泰勒规则解释力的下降,分析认为原因有:第一,泰勒法则中通胀指标选用的是GDP平减指数,而美联储更关心的是波动性较低的核心通胀;第二,自然利率和GDP自然增长率并非固定不变的,实际上相比泰勒法则(Taylor Rule)提出之时自然利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已经大幅下行。第三,对通胀和生产率给与相同权重且固定不变,但美联储的政策重心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
由于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大缓和”时代的产物,但随着“黑天鹅”事件的增加,美联储已经更强调政策的灵活性而非依据刻板的规则。当然,为了与时俱进美联储决策者们依据泰勒法则(Taylor Rule)发展出了其他很多法则,有埃文斯法则、布拉德法则等等。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00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